记者从12月11日召开的第三届上海市医院管理学术会议上获悉,医学客服、上海市副市长沈晓明在报告中披露了上海医改新动作之一 ——正考虑剥离医院的“院中院”或特需病房,将床位资源还给百姓。沈晓明说,这部分内容目前已经写入上海医改方案(征求意见稿),很快会向社会进行公示。
沈晓明说,上海将用3年时间给医院做准备,将原有医院的“院中院”或特需病房所挤占的医疗资源还给基本医疗,但医院仍可保留现有的特需门诊。以往特需病房所承载的医疗服务,将集中到分别位于浦东新区和闵行区的两大外医学园区内。
沈晓明表示,开办“院中院”或特需病房,是过去政府对医疗投入不足时,实行的特殊政策。上海新的医改思路显示,财政将给予各医院比较到位的补偿,因此已经到了可以让特需病房退出医院,还资源给基本医疗的时候了。沈晓明认为,特需医疗从医院剥离之后,可以获得更大的市场空间,更好地满足上海医疗服务的需求。
据了解,医院的特需服务始于上世纪80年代,当时逐步取消对医院的差额补贴,同时允许医院自行筹资。与此同时,由于市场经济的发展,一部分人对医疗服务有了更高的需求。在民营医院尚未发展时,特需医疗服务就开始在各大医院运营。如今,医院内的特需服务包括门诊和病房,不仅三级大医院设立特需或特诊部,一些二级医院也开始涉及这一业务。医院里不仅有集中式的特需大楼,而且在各个普通病区里也能看到一两间收费特别昂贵的特需病房。据复旦大学医院管理研究所做的一项调查显示,上海市医疗机构特需服务收入占业务收入的比例平均为4.27%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