杨存智——大同煤矿集团公司马脊梁矿综采一队队长,正是他们中的一员。
1991年,杨存智大学毕业分配到马脊梁矿采煤专业。煤矿条件艰苦,一起分配到矿上的很多大学生陆续离开,但杨存智却留了下来。他说,煤矿需要新矿工,咱就该留下来。47项技改创新、带出一个十佳综采队,凭借这些骄人业绩,今年,杨存智代表山西煤海新矿工,光荣当选为党的十七大代表!他说:“我代表的是生产一线的矿工兄弟。”
2003年,杨存智进行了个自主技改创新试验,对井下既不美观又不实用的溜煤斗子进行改造。一个多月后,他的设计图出来了,矿上领导给予很高评价,并依此改造了矿上的溜煤斗子。
次的成功很大鼓舞了杨存智,之后一发不可收拾。他牵头设计的“先铺设运输机、后稳转载机”工作方案,创同类型工作面设备搬运时间新纪录;提出的机组滚筒掏煤新方法,大大加快了采掘速度;他带领全队反复试验,在同类机组生产中初次成功突破100米停采线,实现了40米停采线,仅一个工作面就增采价值近500万元的原煤。2003年至今,杨存智先后有47项技改创新在行业内得到推广,为煤矿带来了上千万元的直接经济效益。在杨存智的影响下,队员们也积很投身技术钻研,如今综采队的许多矿工已成长为矿上的技术能手、业务标兵。
在井下,矿工任何思想波动都可能影响安全生产,为此杨存智想出了“一人一事”的情感管理办法。队里为每位队员建立职工档案,详尽记录包括家庭成员、个人嗜好、生活习惯等32项内容,针对任何可能影响工作情绪的小问题,杨存智都要想方设法解决。在杨存智的办公桌上有一个瓷缸,下面总是压着一个记事本,翻开来看:宋官祥的儿子在学校被人殴打致伤住院,这两天让他休息处理家务事;小陈经常打麻将,上班要勤观察……
在杨存智的带领下,马脊梁矿综采一队2004年以来连续3年产量突破200万吨,连续3年刷新同类机组产量高纪录,被煤炭工业协会等机构共同授予“十佳综采队”荣誉称号。
简历:杨存智,41岁,汉族,内蒙古自治区乌兰察布市察哈尔右翼后旗人,大学本科学历,工程师。历任马脊梁矿技术科、工程一队、机掘三队技术员,综采一队技术主管,综采一队生产副队长,2001年任综采一队队长。2002年被煤炭工业协会等评为“煤炭工业良好采煤队长”。